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,綿延千里的伏牛山腳下,依傍著世人矚目的亞洲第一大人工湖——丹江口水庫,在水庫的旁邊,傲然矗立著欣欣向榮的福森藥業集團。
十五年前,它由淅川制藥改制而來。歷經十五年歲月的洗禮,破繭成蝶,成長為了一個有著獨特價值理念的多元化現代企業集團。十五年,一家資不抵債、瀕臨破產的制藥企業,搖身一變,成為了我國“中醫藥健康產業”的龍頭,形成了一艘包括“制藥、新能源、中藥材種植、生態旅游”等十幾個行業,下轄20個子公司、總資產33億元的產業航母。
(圖:丹江口水庫)
回顧福森誕生之初,經濟形勢復雜,市場風向多變,讓這個傳統資源型企業面臨空前嚴峻考驗。作為一家新成立的股份制企業,當時的福森藥業有限公司剛剛扭虧為盈,生產經營各項事業好不容易走上正軌。而福森的領導班子并沒有選擇安于現狀,守住制藥的老本行過安穩日子;而是審時度勢,主動求變,把握機遇,為公司闖出了一片新天地,開創了一番偉業。
福森生長在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和核心水源區,福森集團的發展首先要立足于這個地域之上,要具有既要保生態保水質、又要促發展惠民生的戰略眼光,而且要把企業的發展和國家以及群眾的利益緊密結合,這樣便能為企業找到一條健康發展之路?!耙运帪橹?,多業并舉,適度擴張,協調發展”,簡單而又充實的十六字發展戰略應運而生。
潮平兩岸闊,風正一帆懸。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引下,福森人開拓進取,不斷探索符合縣域實際的、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,擘畫出了一幅波瀾壯闊、氣象萬千的發展畫卷。以藥為主,重在創新。以創新引領,以創新帶動,使主業越做越強;他們圍繞主業,發展藥材種植業,在為企業奠定發展之基的同時,也帶動了周圍群眾脫貧致富;他們依托丹江水庫優質資源發展旅游業,在為企業開辟發展新路徑的同時,也為環境保護盡到了一份社會責任。
丹江潮起,歲月如歌。從福森藥業改制成功到今天,福森人用整整十五年時間,端正發展觀念、轉變發展方式、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,完成了從一家單一制藥企業到一個多元化綜合性企業集團的嬗變。
而今在福森集團的大樓前,20余個子公司的名牌依次排開,占滿了整整一面墻壁。這面墻,是福森人開拓創新的成績單,更是他們砥礪奮進的動力源。在曹長城帶領下,福森集團的規模從2004年改制初期的制藥公司、藥用包材公司,到2008年形成“藥業、鎂業、旅游業”三足鼎立、比肩超越的局面,再到2010年成立了福森中藥材種植公司、福森新能源科技公司、福森房地產開發公司等,由“三足鼎立”步入“多業并舉”,開始按照集團化經營模式進行運作……
根深葉茂百花繁。隨著多業并舉經營格局的日益完善,福森集團銷售收入以年近20%的速度逐年遞增,生產經營一步一個腳印,一年一個臺階,并先后榮獲了國家“高新技術企業”和河南省“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”、“重點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”、“優秀民營企業”、“高新技術企業”、“百高企業”第一名、“出口重點企業”等一系列榮譽。
福森集團這艘既擁有濃厚地方特色,又蘊含現代企業精神的實業航母,正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高揚風帆,破浪遠航……
|